“情系三农践初心,推普助农促振兴”——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子在推普助农实践中为青春标注时代注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于近日开展“情系三农践初心,推普助农促振兴”暑期三下乡活动。此次活动由学院专职辅导员李明洋、揭浩文老师带队,二十余名志愿者怀揣服务热情奔赴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以专业知识赋能乡村发展,用青春力量书写时代答卷。

活动当天,抵达二渡村后,二渡村党委书记潘晓江同志代表村民对师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当地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情况。李明洋老师随即汇报了学院在职业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以及本次活动围绕普通话推广、金融知识普及等内容的具体规划。双方就“以语言相通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以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随后,潘书记带领志愿者一行参观了二渡村的相关设施配置。

下午,志愿者们兵分多路深入农户家中,通过发放宣传单、面对面讲解等方式,生动阐释普通话在信息沟通、技能学习、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普通话是打开外面世界的钥匙,学会标准发音能让咱们的农产品直播更有吸引力!”志愿者们结合乡村电商发展趋势,用接地气的语言让村民深刻理解语言赋能的现实意义。不少村民感慨:“以前总觉得方言够用,现在才知道学好普通话能带来这么多机会。”

次日,李明洋老师结合学院专业优势与二渡村实际情况,为村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在金融知识讲座中,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的金融概念转化为日常生活实例,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下午的反诈骗知识讲解,更是让村民们绷紧了防范之弦。李明洋老师通过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生动演绎诈骗分子的惯用套路,从网络刷单骗局到冒充公检法诈骗,提醒村民提高警惕,不轻信、不转账,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村民们全神贯注,不时点头,收获颇丰。

金融与反诈教育专题培训板块结束后,志愿者围绕普通话相关知识,从拼音发音到日常用语表达,细致入微地教学。随后开展的普通话技能大比拼将活动推向高潮,村民们围绕“家乡特产介绍”“农业技术交流”等主题踊跃发言,在“你问我答”的趣味互动中,原本略显生涩的普通话逐渐变得流畅自然。下午,全体志愿者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访社区住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交流中,李明洋老师谈道:“多天的相处,让我们有了更深的情感,每一次与乡亲们的交流都是一次与亲人的对话,我们愿做乡村振兴路上的‘播种机’,用知识的雨露滋养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此次活动不仅为二渡村带来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更在村民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既需要“输血”更需要“造血”,未来会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打开发展新视野。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劳动+思政”“专业+助农”的融合育人模式,持续开展“电商兴农”“教育润农”等系列活动,让青春学子在服务“三农”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