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深圳大学2025级首批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正式寄发。2025年,深圳大学面向全国共录取本科新生7594人,在招生规模扩容的基础上,整体生源质量稳中有进。全国约62%省份(含物理类/历史类/普通类)录取最低排位有提升,提升幅度最高达到约2551位;全国约63%省份(含物理类/历史类/普通类)录取最高排位有提升,提升幅度最高达到约3520 位。
为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需求,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学校重点扩大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深圳“20+8”产业集群相关学院招生规模,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等11个学院共扩招311人。新设人工智能学院首年招生即登上深圳大学广东省物理类录取排位榜首。五大“院士班”表现亮眼,全校设有33个特色实验班,分层分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广东省延续“小类招生”获好评,专业志愿满足率超96%
2025年深圳大学在广东省内录取5342人(不含单招),实行“小类招生”,主要以学院(部)为单位设置“院校专业组”。普通物理类共分为22个专业组,包含74个招生专业(类);普通历史类共分为6个专业组,包含24个招生专业(类)。深圳大学“小类招生”的专业组分组模式有助于考生选择心仪专业,受到考生和考生家长的好评,约96%广东新生被所填报专业志愿录取。
广东省生源稳中有进,普通物理类近三年平均排位逐步提升
在招生规模最大的广东省,2025年深圳大学整体生源情况稳中有进。广东省普通物理类录取最高分为638分(排位6672),最低分为594分(排位31703);历史类录取最高分为632分(排位952),最低分为592分(排位7271)。
普通物理类录取总体平稳,近三年平均排位逐步提升。录取排位前五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腾班)、人工智能(IEEE荣誉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电子信息工程(文华班)、人工智能。5个专业(类)录取最低排位提升达2000位以上,包括土木工程(数学力学创新班)、土木工程(国际工程创新班)、建筑学(数智设计创新班)、工程管理、新闻传播学类。
普通历史类录取最低排位较去年提升308位,近三年最低排位逐步提升。录取排位前五的专业是:网络与新媒体(传腾班)、汉语言文学(卓越班)、金融学(创新班)、广告学(卓越班)、法学。4个专业(类)录取最低排位提升达300位以上,包括新闻传播学类、西班牙语(国别与区域)、日语(国别与区域)、德语(德英国别与区域)。
人工智能学院首年招生,广东省录取线居全校第一
深圳大学2025年新设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设有两个本科招生专业:人工智能(IEEE荣誉班)、人工智能,在广东省物理类单设专业组(233专业组)招生。该专业组最低录取排位居全校广东省物理类专业组首位,录取最低分为625分(排位11801),录取最高分为638分(排位6855)。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围绕“X+AI”以及“AI+X”两大学科发展主线,成立了由院士牵头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指导;与腾讯、华为等名企战略合作,“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以科研为导向,通过师生共研,IEEE荣誉班力争80%硕博率。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科在最新US News学科排行榜中位列全球前50位。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
五大“院士班”表现亮眼,分层分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深圳大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坚持分层次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天赋,探索人才创新培养渠道。
2025年深圳大学5个由院士领衔的特色班在高考直接招生,分别为人工智能(IEEE荣誉班)、电子信息工程(文华班)、土木工程(数学力学创新班)、土木工程(国际工程创新班)和建筑学(数智设计创新班)。其中人工智能(IEEE荣誉班)广东省录取最高分为638分(排位6855),最低分为631分(排位9195);电子信息工程(文华班)广东省录取最高分为636分(排位7425),最低分为627分(排位10967)。
在人才培养上,院士班注重科研导向和学以致用,让学生早接触科技前沿。不仅如此,深大学生大一末就有机会加入“院士领航科创训练营”。不同于传统科创项目的“专业化”门槛,训练营采用“跨专业、跨学科、问题导向、项目驱动”的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打造“专业学习-创新训练-科创探索-科创成果转化”的全新科创拔尖人才培养路径。
特色实验班培养特色鲜明,两大“腾班”分列2025年广东省物理/历史类专业录取线第一
在深圳大学,“兴趣导向、学科交叉”的原则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校设有33个特色实验班,教育资源丰富,对学生实行分层分类因材施教,通过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等方式培养创新人才,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选择。据了解,深圳大学与腾讯、华为、中兴、华润、华大基因等共建创新实践基地约600个。
今年深圳大学特色实验班依旧受到考生的青睐。普通物理类中招生的特色实验班,录取平均排位约18312位,录取线前三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腾班)、人工智能(IEEE荣誉班)、电子信息工程(文华班)。
普通历史类中招生的特色实验班,录取平均排位约3690位,录取线前三名为:网络与新媒体(传腾班)、金融学(创新班)、汉语言文学(国学精英班)。其中,网络与新媒体(传腾班)和汉语言文学(国学精英班)为2025年新增高考招生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大学与校友企业腾讯合作共建的两大特色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腾班)和网络与新媒体(传腾班),分列2025年广东省物理/历史类专业录取线第一,录取平均排位分别为7461位、2529位。对于两大“腾班”的学生,腾讯及生态企业优先为其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除网络与新媒体(传腾班)和汉语言文学(国学精英班)外,深圳大学2025年还新增2个特色实验班高考直招,通过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分别为:建筑学(数智设计创新班)和心理学(脑与认知科学班),录取最低排位均超过对应普通班/相关专业组1千位次以上,录取结果喜人。多数特色实验班有校内二次选拔名额,入校后,学生仍有机会进入各类特色实验班学习。
深圳大学特色实验班
招生范围覆盖全国,各省报考热度依旧
深圳大学招生范围覆盖全国,全国各省份考生踊跃报考。
从最终录取结果看,深圳大学在全国多数省份生源质量持续向好。物理类/普通类:录取平均排位约8465位。历史类:录取平均排位约1895位(备注:新疆、西藏为非高考改革省份,暂无排位信息)。
全国约62%省份(含物理类/历史类/普通类)录取排位有所提升,多个省份普通批次录取考生成绩位居该省份今年总高考人数前列,广西、河南、贵州、江西、湖南5个省份物理类录取考生成绩位居该省份总高考人数前3.5%;江西、河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南6个省份历史类录取考生成绩位居该省份总高考人数前1.5%。
面向港澳台地区,2025年深圳大学港澳台侨招生录取总人数为551人,较去年增加59人,生源质量创新高。
生源多元化,部分重点生源高中录取超100人
今年,深圳大学录取本科新生来自27个民族,覆盖全国1900余所高中,农村生源占比约27.53%,粤港澳大湾区生源占比59.35%,其中深圳生源1389人,较去年增加164人。男女比例约为1:1.26。
绝大部分新生来自全国知名重点中学,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录取人数突破100人。
寄语新生:以“为何而来”之问开启荔园新篇
2025年,深圳大学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以“为何而来”叩问新生——人生的精彩从不在于抵达某个预设的终点,而在于即将迈出的每一步探索之中,在每一次对挑战的回应里。当时代的浪潮不断抛出新的命题,深圳大学祝愿每位新生永葆“为何而来”的赤子之问,做一个孜孜不倦的提问者,做一个脚踏实地的行动派,带着问题出发,在深圳大学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沃土上,勇于探索,敢于创造,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通讯员:赵欣)
深圳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