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10日,由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陇东学院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作物学会、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十九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庆阳市隆重召开。庆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英禅、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冯永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常宏研究员、陇东学院副校长弥宁教授、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秘书高辉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天育研究员主持。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研院所、高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相关企业的396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以“解析玉米单产提升途径,创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33位专家学者、12位青年新秀、11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与创新成果,涵盖更高水平粮仓建设、周年超吨粮创建、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与抗逆稳产技术、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与绿色低碳模式、智能装备研发与农机农艺融合、区域高产潜力挖掘及产业政策等领域。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周卫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高旺盛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李召虎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少昆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王娟玲研究员、甘肃农业大学柴强教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孙占祥研究员、甘肃农业科学院樊廷录研究员等20名专家,先后作了“新阶段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重点”“藏粮于技战略与建设更高水平粮仓”“玉米株型化控与轻简作物创制研究”“玉米单产提升路径与成效”“艺机一体化抗旱播种保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绿洲灌区水氮运筹提高玉米耐密性的光合生理机制初探”“旱地耕作制度创新与产能提升”“黄土高原春玉米单产及水分效率提升”等主题报告。
开幕式现场
弥宁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陇东学院在玉米栽培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希望以此会议为契机,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强与省内外科研单位深度合作,坚守服务地方农业发展初心,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陇东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杨宏伟副教授和彭正凯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玉米豌豆间作系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优化”“基于保护性耕作的陇东旱塬区玉米高效栽培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展现了陇东学院在旱作农业技术研发方面的特色。
在镇原县屯子镇马堡村示范基地现场观摩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会议汇聚的科研智慧与展示的创新成果,特别是针对旱区可持续生产和黄土高原粮食产能提升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玉米产业、尤其旱作玉米产业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