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大一新生刘宏基:带着父亲上大学

“爸,咱去南昌上大学”,2025级新生刘宏基攥着大学录取通知书,俯身对轮椅上的父亲轻声说。四岁时,父亲患重病致瘫,父母离异后他成为父亲唯一依靠。多年来,他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刻苦学习,这个从赣南山村走出的少年,早已把“孝”写成了青春最厚重的注脚。今年夏天,这个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小伙子,毅然决定带着丧失劳动能力、依靠插管维系生命的父亲共赴求学之路。

接力托举    圆大学梦

炎炎夏日,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胡敏和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敏一行敲开了刘宏基同学的家门。屋内略显简陋,但收拾得井井有条,透着一股不向命运低头的韧劲。坐在轮椅上的父亲看到学校老师代表来访,脸上露出了朴实的笑容。对于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刘宏基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慰问,更是学校在他人生关键阶段送上的一份温暖承诺。

刘宏基说,刚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心里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多年的努力有了回报,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一个现实的难题也摆在面前:自己去南昌上大学,瘫痪的父亲却无人照顾。正当他为此担忧时,学校了解情况后主动伸出了援手: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处、学生工作部(处)、智能制造学院第一时间关注到他的特殊情况,多次打电话向他询问其家庭困难和个人需求。学生工作部(处)特事特办,批准了其办理校外租房的申请,既保证其安心学业,又能兼顾照顾父亲的重任,为他入学解除了后顾之忧。“学校老师的电话很温暖,问得很详细,从父亲的身体状况到我需要哪些帮助,让我感觉学校是真心实意想帮我。这份细致的关怀,给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刘宏基说。

在家里,胡敏紧握刘宏基的手说:“学校和老师永远是你的后盾,所有困难我们一起扛!”

针对刘宏基携父求学的特殊需求,学校智能制造学院同步启动“无障碍成长计划”:一是成立“党员师生帮扶小组”,定期提供生活协助与学业指导,解决其照顾父亲与学业时间冲突的问题;二是积极协助寻找校外适宜出租房源,优先推荐价格低廉、无障碍设施完善的住所;三是建立“成长护航”档案,由辅导员每周跟进家庭状况,及时协调校内外资源应对突发困难。这场跨越地域的守护,将政策保障与人文关怀化作托举梦想的双翼。

不畏困境   收获成长

2006年出生的刘宏基,人生似乎从一开始就被按下了“困难模式”。四岁那年,父亲突患重病致瘫,父母离异后,小小的他成了父亲唯一的依靠。他早早学会了擦身、喂饭和料理家务,生活的重担压得他比同龄人更沉默,却也更挺拔。2022年踏入南康中专时,面对“职校生没前途”的偏见,刘宏基始终坚持“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学习资源有限,他便虚心向老师求教;晚自习后留在教室独自钻研,抓住机会申请课后培优,用行动一点点打破偏见。同大多数学生一样,刘宏基也有过成绩不断下滑,辗转难眠的日子,直到那张很不理想的成绩单倒逼了他的改变。看着那鲜红刺眼的数字,“与其焦虑退缩,不如勇敢一次”,刘宏基迅速调整状态,从失落中振作起来,暗下决心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此后,从基础知识点到复杂难点,他都逐一攻克,力争每一步都学得扎实,稳稳打牢了知识根基,最终在高考冲刺中突破自我,成绩稳步提升。

父亲是他的大伞,而他也是父亲的依靠。照顾患病的父亲,更让他读懂“责任”二字的重量。每晚10点多回家,父亲总会把饭菜往他面前推,念叨“学习辛苦了,多吃点”,每当刘宏基迷茫、沮丧时,父亲总能敏锐地发现他的情绪变化,为他娓娓道来一个个励志故事,用温暖有力的话语重新点燃他的斗志。每晚临睡前,刘宏基都雷打不动地提来一桶热水,先试试水温,然后将毛巾浸湿、拧干,俯身解开父亲的衣物,轻柔地为父亲擦拭身体。这时,父亲粗糙的大手便轻轻揉着他的头发,关切地询问:“最近学习怎么样?”“累不累?”“午饭吃了些什么?”刘宏基则绘声绘色地讲起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他希望以自己乐观向上的笑容驱散父亲眉头的忧郁,减轻父亲的身体疼痛。这个独属于父子之间的温馨时刻,这份双向的支撑,成为他咬牙坚持的底气。

一路风雨,刘宏基始终用勇气对抗困境,用坚持改写人生轨迹,也在跌撞中收获了成长。

梦想启航   续写辉煌

“熬过的夜,写过的错题都是在为未来悄悄铺路。”深夜的台灯、反复翻阅的错题本、酸胀的双眼……这是刘宏基备战高考的真实写照。如今,手握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刘宏基,眼中依旧跳动着坚毅的火光,无数个埋首书卷、奋笔疾书的日夜已化作了最宝贵的人生经验。对于刘宏基来说,在崩溃边缘咬牙坚持的时光,像是一份珍贵的养料,使他在风雨中抽枝拔节、独当一面。

“备考时的坎坷都是一种磨砺。”刘宏基这样形容那段时光,正是这份磨砺,让他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时,不再像从前畏惧未知,而是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面对无法预知的困难时,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成为突出重围的利器,在备战高考养成的严格自律,将成为他面对大学生活挑战时游刃有余的法宝。

迎着初秋的桂香,刘宏基即将开启人生新的副本:带着父亲上大学。这是新征程的起点,是梦想再次启航的号角,带着对过去的感恩,刘宏基决心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新的目标。“不能辜负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刘宏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破茧成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秉持着内心强大的信念,继续坚强且乐观地续写新的辉煌。(作者:余诗琪 郑劼妤 黄婷 王奕哲 辜婕 摄影:胡敏 刘敏)

免责声明:
中国教育之窗网站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官网,网友投稿,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让读者更多的了解各学校。转载需注明来源网站。
本站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属于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等目的,并不意味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的稿涉及到了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