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教育学院“星火筑梦助学团”带着使命与温度,踏上了资助政策下乡行的征程。从线下“硬核”亮相到云端隔空宣讲,从校园里的政策“暖风”到精准落地的多元举措,我们用行动诠释责任,以爱心点亮希望,为学子们的梦想续航领航。
团魂燃爆,“硬核”队伍书写担当
出发伊始,星火筑梦助学团便以“燃爆”的团魂惊艳亮相。团队成员们怀揣着对教育资助事业的热忱,提前深入学习各项资助政策,反复打磨宣讲内容,将专业知识与实践需求紧密结合。每一次集中培训时的专注研讨,每一次模拟宣讲后的相互点评,都彰显着这支队伍的“硬核”实力——不仅有扎实的政策储备,更有将政策讲透、讲活的决心。正是这份团结与专业,为整个下乡行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入交流,共商助学良策
活动伊始,星火筑梦助学团便马不停蹄地展开行动。团队抵达惠城镇社区工作站,与副站长罗健勇就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深入交流。罗副站长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全力支持配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紧接着,团队成员来到惠来县教育局,与学生资助中心陈婕老师面对面沟通。陈老师详细介绍了惠来县教育局在资助政策宣传方面的工作,如编制宣传册、张贴海报、深入高中等。双方也针对实际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力求让资助政策更好地落地生根。
多维行动,政策与知识双护航
为让资助政策覆盖更多学子,更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心间,我们探索出“政策宣传+义教服务”的多元模式:
线下政策宣讲:助学团走进乡村、深入校园,将政策“暖风”吹到学子身边。成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复杂条款,结合真实案例帮大家算清“资助账”,面对面解答家长和学生的疑惑,让每一份担忧都得到回应。
云端精准触达:线上直播、短视频打破时空限制,将政策要点制成“干货包”,方便学子随时回看、转发,让爱与知识跨越山海,照亮更多人的前路。
义教课堂添动力:在惠城镇社工站的链接下,助学团开设了特色义教课程。结合教育学院专业优势,成员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优秀传统文化-英歌舞脸谱、红桃粿制作、放松小游戏等课程,不仅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建立文化自信。课堂上的欢声笑语与专注眼神,成为政策之外最动人的风景。
宣传摊位,传递希望之光
在惠来县文化广场的青少年宫门口,星火筑梦助学团设立了宣传摊位。成员们热情地向过往的市民和学生递上宣传资料,耐心讲解助学贷款的申请流程、优惠政策等内容。面对大家的疑问,成员们始终保持微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解答。每一次交流,都像是在传递一颗希望的种子,让更多人了解到国家资助政策带来的帮助。
协助办理,解决学子之忧
在惠来县教育局,助学团成员协助县学生资助中心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在经过培训后,熟练地为前来办理贷款的同学提供引导、解答疑问等帮助。许多同学首次办理贷款,面对复杂流程感到迷茫,助学团成员们便主动上前,一步步指导他们完成手续,让同学们顺利解决了贷款难题,安心追逐学业梦想。
终章不终,助学暖阳持续护航
随着惠来实践画上句点,本次资助政策下乡行圆满落幕,但我们的助学之路从未停歇。此次活动不仅让更多学子了解并享受到国家资助政策,更让“星火筑梦”的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学院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持续关注学子需求,让助学暖阳一直照亮他们的逐梦征程。
星火虽微,汇聚成炬;筑梦路上,我们从未缺席。未来,我们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与担当,为更多学子的梦想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