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2025年“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工作推进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本次会议以“总结成果、展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610所职业院校的代表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职业院校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中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发展路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该项目第一批实验校,顺利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实现圆满结项,工作案例《青少年航海四季营——职业院校服务社区教育创新实践》入围《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案例百选》。
会议开幕式上,贵州开放大学校长罗勇发表致辞。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跃进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项目三年来的丰硕成果,各职业院校通过数字化赋能、产教融合、社区服务等多种方式,构建了覆盖全年龄段的终身学习网络,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他对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深化资源共享,推动均衡发展;二是强化机制创新,提升服务效能;三是聚焦质量提升,彰显育人温度。他表示,职业院校应继续发挥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支撑作用,为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会上,对《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案例百选》入选单位及第一批实验校结项院校进行了表彰。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作为结项代表,获颁结项证书,标志着项目第一阶段任务的圆满完成。
2022年6月,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入围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立项、管理和实施的“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第一批实验校名单。三年来,在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学校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全面打造政府引导、行业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项目建设机制,积极投身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强国建设,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形成多形式多方面多渠道服务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学历继续教育立交桥,建成全国航海类人才培训项目最全、规模最大、行业企业高度认可的船员终身教育体系,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实施西部海员培训计划,推进国际化办学开展国际船员培训,大力发展“一老一少”航海科普社区教育服务,为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协同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年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过程中,先后取得以下成果:完成社会培训176503人次,年均超过5万人次,实施西部海员培养“333计划”培训西部船员培养中西部船员1366人,完成社区教育15529人次,培养超过1100名大专以上毕业生,其中超过300名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加入高级船员队伍行列实现二次就业,为高校非航海类专业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通过职业培训、学历教育、乡村振兴、社区教育等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有效推动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建成各类线上教学资源超过700门,建成3个省级成人高教重点专业、1门国家课程思政建设项目、7门省级成人高教精品课程、6门省级助力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9门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等一批优质数字资源,一次性开展62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线课程建设,遴选50余门课程参加江苏高等继续教育“一平台两系统”在线课程资源评审,成功入选34门,数量位居省职业院校前列,开发社区教育特色精品课程11门,6门课程入选省级社区教育视频课程,立项1门省级社区教育精品课程。2022年在江苏省高校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获得社会服务得分第一的好成绩,连续2次被《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评为全国“服务贡献典型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专项(全国100所高校),西部海员培养“333计划”助力乡村振兴被列为甘肃省“省长项目”,先后入选全国“2022高校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和教育部第六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社区青少年航海四季营”和“走向深蓝 强国有我”船员终身教育项目先后两次入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获评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三等奖,4个社区教育项目被评为江苏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1个老年教育项目入选江苏省教育厅2022年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库子库。项目建设成果先后多次被新华报业网、中国水运报、新华日报财经、交汇点新闻等社会媒体报道。
下一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更扎实的举措、更开放的姿态,持续深化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实践探索,一是立足航海职业教育特色,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将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深度绑定,在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拓展服务维度,让职业教育资源更精准地对接终身学习需求,二是聚焦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多元场景,丰富课程体系与服务载体,让终身学习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推动教育公平、助力区域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中主动担当,让职业教育的价值在服务终身学习的进程中充分彰显,为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美好愿景不懈努力。(撰稿人: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