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陇东学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畜牧机械分会共同主办,陇东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等多家单位承办的全国饲草智能化装备发展论坛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畜牧机械分会学术年会在陇东学院举办。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及领军企业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聚焦饲草生产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创新研发、应用前景与产业发展等议题,开展交流研讨。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畜牧机械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部长、正高级工程师贺刚,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化处处长刘文武,陇东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殿明出席并致辞。陇东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负责人主持。
贺刚代表联合主办单位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我国饲草产业正朝着区域适配、质量升级与智能高效方向发展,北方寒旱区及丘陵山地的机械化需求日益迫切。他强调,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并倡议构建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为我国草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刘文武在致辞中强调,畜牧机械化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主引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他介绍了甘肃省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推广在畜牧机械装备领域取得的成效,特别肯定了庆阳地区的实践探索,并就未来工作,从聚焦智能化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模式,重视标准制定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建议、谈对策。
王殿明代表学校向与会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他简要介绍了陇东学院的办学历程和“升硕、建大、晋博”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奋力建设西部高水平应用型理工大学的举措和成效。他指出,饲草智能化装备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践行“双碳”战略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对保障食物安全与产业链韧性意义重大。他表示,学校将以“智牧未来,创领发展”为主题,积极促进产学研用推深度融合,全力做好会议服务保障。
学术报告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尤泳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贺刚正高级工程师、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沐森林研究员、内蒙古农业大学贺长彬教授、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鉴定总站二级正高级工程师张陆海、甘肃农业大学张克平教授,以及陇东学院青年博士耿宝龙副教授和徐爱云副教授等9位专家、教授围绕饲草装备高质量发展,分享了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研讨一致认为要通过发展智能装备、突破关键部件、适配丘陵山地来实现智能化升级。
现场演示环节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在农业农村部西北饲草全程机械化科研试验基地苜蓿示范基地和青贮玉米示范基地,与会嘉宾现场观摩了苜蓿割草压扁机、搂草机和饲草捡拾打捆机的高效联合作业演示。集中展示了从深松耕地、精量化播种、无人机“一喷三防”到青贮玉米收获的全过程机械化作业。由陇东学院联合研制的玉米地智能化残膜捡拾机和小型大豆联合收获机首次亮相,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广泛关注。
在庆阳兴机富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举行了饲草智能上料与自动化裹包机械的现场操作演示,全面展现了饲草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成果,为西北地区饲草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示范参考。
此次会议为全国饲草智能化装备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业界同仁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对推动我国畜牧机械装备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饲草智能化装备发展前景广阔,应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共同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陇东学院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学术声誉和行业影响力,也进一步加强了与顶尖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合作对接,为学科建设、科研合作开辟了新路径。